一 预蒸馏塔和预蒸馏工艺在流程中的作用
1.预蒸馏塔结构和操作
在小尿素装置中预蒸馏塔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预分离段;中部为精馏段,设置泡罩板5块,采用浮阀板或填料;下部为一段分解分离段。
合成塔出料至预蒸馏塔上部的预分离段,物料进口处有一定长度(2~3m)的扩大管,其作用是:合成塔出来的合成液经压力调节阀后气体从液相中逸出。为了使溶液在预分离段得到很好的分离,要求物料的速度要慢。扩大管的作用,就是使溶液速度逐渐减小。进入设备,物料是沿切线方向进入预分离段的,物料进入设备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生旋转,使液滴因离心力大碰向器壁,在旋转过程中,因为气体重度小向上升,液体重度大往下落,于是气液分离。经预分离段的液体在塔内流至预蒸馏段上部的第一块塔板上,然后经五块板自流至预蒸馏段的存液槽。预蒸馏段的气相由升气管至上部与预分离段的预分离气混合后由塔顶出口气相管至一蒸加热器热利用段,再经一吸外冷却器,至一吸塔底部鼓泡段。预蒸馏后的尿液出塔,至一分加热器底部,经加热至160 ℃,气液混合物至下部的分离段分离,一分气至中部精馏段,逐层与往下流的合成液进行传热和传质,使分解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下来,过量氨汽化,使出口气相温度在125~130 ℃,从而减少一分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以提高一甲液浓度,减少入塔H2O/CO2,有利于提高合成塔的转化率。―段分解后的溶液流至二段分解回收段。
因此在操作中要经常查看预蒸馏塔的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它没有自控装置,但可由温度指示反映出预蒸馏工艺的运行状况。正常的工况是:物料入预蒸馏塔温度115~118 ℃,出预蒸馏段溶液温度125~130 ℃,预蒸馏出口气相温度125~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