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的核心是保持系统的水平衡,这是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使系统工况稳定的前提条件。中压循环系统中一吸塔工况的正常和稳定与否,是全系统水平衡程度的集中体现,因此一吸塔是全装置最关键的部位。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装置由于采用了预蒸馏工艺,一、二分塔,一吸塔,解吸塔顶部都设有精馏段,有利于系统的水平衡,最终使返回合成塔的一甲液量适量,以维持入尿塔的H2O/CO2在0.65,可使尿塔转化率达67%。
对一吸塔来说,由低压循环返回的二甲液和氨水量越多,一吸塔工艺稳定程度越大。但整体要求进入尿塔的水碳比要低,因此必须控制入一吸塔的水量,这就增加了一吸塔的操作难度,既要使出塔气相中CO2微量不超标,又要使出塔一甲液中H2O/CO2在1.8~2.0之间,以保证在高于该组成熔点20 ℃下操作,使一甲液不出现结晶,底部温度又低于该组成的沸点温度,一甲液不分解汽化。
在开车初期或未熟练操作时,一吸塔的操作很难掌握,经常发生一吸塔气相CO2超标,一段“超温超压”而被迫停车,或者一甲液结晶,一甲泵入口管道堵塞的事故。这些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掌握好系统的“水平衡”。进入一吸塔的水量直接影响塔内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变化直接牵制着塔顶、底温度的变化。
但有一个不正确的观念妨碍了一吸塔的操作,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甚至在操作法中规定塔顶、底温度用顶、底回流氨量来调节,致使大家惯用“热平衡”的观念来指导一吸塔操作,因此很多时候出现一些无法调节的现象。本文就从“水平衡”概念入手,谈谈一吸塔操作的规律性。
1 水平衡的概念
水溶液全循环的核心是维持系统的水平衡。
如果没有外界水进入系统(正常的工艺运行不需要外界水补入),则只有尿素生成反应时产生的水。每生成1000 kg尿素就有300 kg水产生。现以小尿素装置预蒸馏工艺的水平衡数据为例进行介绍,水平衡数据如图1所示(以吨尿计)。
图1 小尿素装置的水平衡数据
图中数据以一吨尿素为基准。为方便记忆,用整数表示各处水量。原料液氨、循环回塔液氨、原料气CO2中水和去尾吸塔的气体中带的水蒸气量都很小,忽略不计。
将合成、分解-吸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水的来源有两个:
(1)一、二段用于吸收分解气的水;
(2)解吸气中带来的水。
从平衡图可看出以下几点。
(1)系统水量循环(由一甲液返回合成塔)为330 kg,合成塔生成的300 kg水最后由解吸废液排出。
(2)两段蒸发的表冷液量取决于二段分解后尿液的浓度。若一段、二段分解不完全,则尿液浓度低;若一、二段分解温度高,则一分、二分气相中带入系统的水多,尿液浓度高,返回系统的吸收液将减少。操作水平高,则尿液浓度高,而且稳定。
(3)进入尿塔的还有分解气带的水蒸气。
如果由于操作不稳定,送入尿塔的水增多,则尿素生成率下降,进入循环系统的未反应物增多,分解气中水蒸气量也增多,一甲液量增加而浓度下降。总之,各项参数均变化,致使操作难以稳定,会发展到恶性循环而不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