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生产中的数个控制指标都有其相应的作用,对尿素的产量、质量和消耗都有直接的影响,都应该严格控制。在这多个指标中,合成塔的二氧化碳转化率显得更为重要。在设备一定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转化率对尿素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消耗的影响很大,其实质是经济性很强的指标。假定尿素合成塔的二氧化碳转化率是100%,即在尿素合成塔中二氧化碳一次全部转化成尿素,则中压循环系统只需分离和回收过剩氨,所以流程大大简化,设备大大缩小,蒸汽消耗大大降低。当然二氧化碳转化率不可能是100%,但二氧化碳转化率越高,对于新建装置,设备就越小,在设备一定的情况下,产量就会越高,未反应物的循环回收量也越小,蒸汽消耗、电耗也越低。由此可以看出,二氧化碳转化率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所以引起众多从事尿素技术工作的专家的重视,并围绕如何提高尿素合成塔的二氧化碳转化率进行技术开发,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1 尿素合成的二氧化碳转化率的理论值及其影响因素
尿素合成的二氧化碳转化率的理论值是很难准确计算的。众所周知,氨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实际上存在2个独立的反应:首先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铵,即2NH3+CO2=NH4COONH2;然后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即NH4COONH2=NH2CONH2+H2O。在这个系统中,存在5种不同的物料,即氨、二氧化碳、水、氨基甲酸铵和尿素。按组份的定义,应当是所有的不同物质数减去独立反应数,所以这个系统的组份数为5-2=3,即三元系统。
在生产反应条件下,存在气、液两相。根据相律,自由度=组份数-2+相数=3-2+2=3,即系统自由度为3。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反应平衡的状态需要由实验来确定。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有人进行这项实验,但由于实验条件十分困难(高温、高压、介质的强腐蚀性、取样时易结晶堵塞、平衡需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