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小空间气液混合设备的研制——硝酸铵高压管式反应器
作者/来源:刘孝弟,崔晓兰,李兵科(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100076) 日期: 2006-01-09 点击率:3916
1 概述
通常的化工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各种不同介质(包括固体——有时为流动粉体,液体,气体,各种混合物)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浓度等条件下进行混合、反应、分离、浓缩、成型、结晶、干燥的过程。
一般来说,提高反应速度,可以缩短反应介质的停留时间,进而减小反应设备尺寸,节省投资,或使单位容积设备生产能力增大;提高反应效率,可以增加单程收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效率,是化工工艺人员和化工设备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效率,在多种介质参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物的混合强度和效率,提高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都是提高反应速率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介绍的“高压管式反应器”设计所涉及的技术范畴内,我们只讨论混合强度和效率。
在工程设计中,为了达到较高的混合强度和效率,通常是采取各种措施增大液相、固相介质的反应面积,增加反应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当然,提高介质的相对运动速度往往有很多限制条件,例如:反应速度的提高要以压力的损失作为代价,有时工艺上是不允许的;同时,速度的提高也会引起物理侵蚀的增加,降低设备的运行周期。特别是对含有固形物介质的工况尤其要引起重视,例如在煤的加压气化(包括水煤浆的加压气化和煤粉的加压气化)工艺中,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增加反应介质的反应面积就显得非常重要,典型的工程方案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液—固、气—固反应过程中,通过对固相介质的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