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启事
★新书简介
《钱镜清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叙述了笔者自1958年开始接触尿素工艺,到参与国内中小型尿素装置的设计、建设、生产和不断改进完善的全过程,涵盖了笔者从事尿素工作50余年的体会、认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累积,是尿素行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不可多得的实用型工具书。
本书对《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尿素装置操作指南(2005年版)》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第一卷部分内容以及第四卷内容(全书分为四卷)。此新增内容主要为,介绍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当时面临的行业状况,所进行的摸索和改进,以及笔者思想体系的形成、完善;论文部分则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强调各项改进措施尽量不增加系统阻力的重要性,以及水平衡理念在改造和优化操作中的应用,以期形成更系统、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加深行业人员对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的理解,并为水溶液全循环工艺装置的增产降耗、焕发新的活力提供支撑与参考。本书四部分内容简介如下。
钱镜清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第一卷) 从技术角度叙述了笔者参与国内中小型尿素装置的设计、建设、生产和不断改进完善的亲身经历,指出了原中小尿素装置设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众多缺陷,并一一进行了更正。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尿素装置操作指南(第二卷) 对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原理,装置工艺特点,安装验收检查,试车投产,以及技术革新途径等,作了全面的叙述,形成了完整的专家操作体系。
各岗位重点操作问答(第三卷) 精选各岗位重点操作问答252条,使尿素装置操作人员更熟练地掌握尿素工艺的特点。
经典论文选编(第四卷) 精选笔者有代表性的技术论文33篇。总结了笔者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思想。
从1966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一直从事中尿装置的生产工艺管理,1986年开始至今主要从事小尿素装置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开发工作,先后涉及全国28个中型尿素厂和78个小尿素厂。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研究、设计部门的技术开发成果,通过相互借鉴,使传统工艺装置的生产能力和汽耗达到了新的水平,同时也探索和调整了各相关工序的操作工艺和方法,使新工艺更好地发挥节能效果。
本书理论结合实践,阐述各岗位的操作原理和原则,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从而对不正常工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尿素技术人员能更好地掌握切合尿素工艺特点的技术规范。使广大技术人员对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有全面的了解。
★规 格
大16开本(210×297),586页,100余万字,精装压膜印刷,单价¥100元。
★读者群体
⑴ 适合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操作骨干和技术工人等;。.
⑵ 从事尿素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以及配套服务的其他相关行业的人员。
★作者介绍
钱镜清先生是我国尿素工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原湘江氮肥厂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4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无机物专业。1958年开始在南化公司尿素中试装置上学习,1959年赴前苏联学习尿素工艺,1961年在太原化肥厂(苏援156项工程之一)指挥我国第一套半循环尿素装置的开车投产,1970年1月在湘江氮肥厂指挥我国国产化第一套水溶液全循环工艺装置的开车,之后曾参与十几个中型装置的开车,并走访了绝大部分中尿工厂,协助化工部组织每两年一次的尿素年会,以及参与了我国中尿装置前后四个版本的审查工作。1986年开始参与小尿素装置的开车和技术指导工作,前后以学习和指导的工作方式走访了78个工厂,对中小尿素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一一进行了更正。
作者从事尿素生产工艺工作50余年,对我国设计的中小尿素装置有全方位的了解,发表过许多专题论文,编写过不少专业书籍和资料等。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购书热线
张俭( 13982113235 ) 电话(传真):028-83667578 e-mail: nmtech@vip.163.com
★付款方式
通过邮局汇款:成都市青白江区怡湖芳邻18栋8号(610300)
四川元丰化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发行部 张俭
通过银行汇款:开户行:工行成都市青白江区支行
帐 户:四川元丰化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帐 号:4402231009024838168
四川元丰化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2年4月
《钱镜清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征订单
订阅单位
或姓名 |
|
部门 |
|
详细地址 |
|
邮编 |
|
联系人 |
|
手机 |
|
电话 |
|
邮箱 |
|
传真 |
|
书 名 |
单价 |
份数 |
合计金额 |
订阅单位盖章 |
钱镜清与水溶液
全循环尿素工艺 |
100元 |
|
|
|
|
|
|
|
|
|
|
|
附: 《钱镜清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目录
第1卷 钱镜清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
第一章 与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共同成长
第二章 水溶液全循环法中型尿素装置
第一节 水溶液全循环法中型尿素装置的开发历程
第二节 中型尿素装置工艺方面的技术开发
第三章 水溶液全循环法小型尿素装置
第一节 1986年以来小型尿素装置的开发
第二节 小型尿素装置工艺设计上的技术优势
第三节 小型尿素装置初始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小型尿素装置扩大生产能力和降低汽耗的措施
第四章 改进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新工艺
第五章 科研和设计单位做的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工作
第一节 高效合成塔板的开发
第二节 一段蒸发蒸汽洗涤技术
第三节 低压深度水解技术
第四节 粒径2mm占80%以上造粒喷头的开发
第五节 大颗粒尿素技术的开发
第2卷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尿素装置操作指南
第1篇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国尿素工艺的研究和尿素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第三节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流程说明
第四节 原料要求
第五节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预蒸馏工艺)物料平衡图
第二章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各工序操作条件的选择
第一节 尿素合成
第二节 未反应物的分离和回收
第三节 尿素溶液的加工
第2篇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原理和特点
第三章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的核心——系统水平衡
第一节 水平衡——工艺的核心
第二节 小尿素装置的设计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
第三节 一吸塔的操作指导原则
第四章 小型尿素装置工艺技术上的优点
第五章 生产过程中溶液介质的特点
第一节 分解系统溶液性质
第二节 循环吸收系统溶液性质
第三节 蒸发系统
第四节 液氨系统和循环一段的氨冷凝系统
第五节 小结——对系统保温问题的分析
第六章 尿素装置的特点
第一节 循环工序的高框架布置
第二节 工艺管路配置和系统管路蒸汽保温
第三节 工艺设备的特点
第七章 尾气防爆
第八章 产品质量
第九章 介质的腐蚀性
第3篇 装置的安装检查和调试
第十章 装置的安装检查和调试
第一节 主要工艺设备的安装检查
第二节 机泵单体试车的特殊要求
第三节 蒸发岗位气密试验和抽真空试验
第四节 仪表系统调试
第五节 水联动
第六节 水联动结束后的设备整顿
第七节 合成塔升温和钝化
第十一章 装置的开车和停车
第一节 化工投料试车
第二节 化工试车主要操作步骤:与正常生产开车相同
第三节 装置正常生产主要工艺指标
第四节 系统短停和短停后的开车步骤
第五节 系统长停及处理
第4篇 各岗位操作指南
第十二章 CO2压缩机
第一节 岗位任务和压缩工艺流程
第二节 CO2气体特性
第三节 CO2压缩机与尿素工艺有关的一些性能
第四节 压缩机基础知识
第五节 压缩机开车和停车
第六节 压缩机不正常情况及处理
第七节 压缩岗位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泵房
第一节 岗位任务及输液工艺流程和输液量
第二节 离心泵
第三节 往复泵——柱塞泵
第四节 尿素装置中氨泵操作注意事项和不正常工况的处理
第五节 一甲泵操作注意事项和不正常工况的处理
第六节 泵房与压缩、合成、循环、蒸发岗位的操作配合
第七节 岗位安全操作
第十四章 合成
第一节 岗位任务
第二节 合成塔的正常操作调节
第三节 合成塔不正常工况的原因
第四节 合成塔维护保养——合成塔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 中压分解回收段
第一节 岗位任务
第二节 中压分解岗位操作
第三节 中压吸收岗位操作
第四节 不正常工况的处理
第五节 氨冷凝器和液氨缓冲槽的操作
第六节 操作中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六章 低压分解回收段
第一节 岗位任务
第二节 低压分解岗位操作
第三节 低压回收岗位操作
第四节 不正常工况的处理
第五节 尾气吸收和解吸
第十七章 蒸发造粒
第一节 岗位任务
第二节 蒸发岗位操作
第三节 蒸发造粒岗位其他设备操作要点
第四节 蒸发造粒岗位不正常工况的原因
第五节 蒸发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第5篇 操作的优化
第十八章 最优化操作
第一节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尿素装置最优化操作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 降低氨耗的控制
第三节 产品质量控制
第四节 降低汽耗的途径
第五节 安全生产控制
第6篇 计控和分析
第十九章 自控仪表
第一节 尿素生产装置的仪表及其特点
第二节 常用仪表及故障处理
第三节 集散控制系统(DCS)简介
第二十章 尿素工业分析
第一节 尿素生产控制分析
第二节 尿素生产系统查定
第三节 尿素成品检验注意事项
第3卷 各岗位重点操作问答
第一章 单体试车、水联动和原始开车
1 用水试高压氨泵和高压甲铵泵时,在什么情况下会打不上压力,以及泵体发生振动?
2 运转设备如何配置变频调速器?
3 水试氨泵、一甲泵、二甲泵时,如何测量泵的打液量,以及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4 为何用空气试CO2压缩机时,各段温度不许超过140℃,如何操作把五段压力试到15.0MPa?
5 为什么要做水联动?水联动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6 用什么水做水联动?为什么?
7 在水联动时,如何调校好各流量测量点?
8 如何做好热水—空气联动?
9 为什么做气水联动时,不能用CO2气体?
10 热水—空气联动时,如何校正压力、温度、流量以及自控调节点?
11 热水—空气联动时,如何调整好CO2压缩机各段不超温超压,及高、中、低压三段系统不超压?
12 热水联动时按什么指标来控制系统升温速率?
13 如何操作使系统循环水升温?
14 热水—空气联动除连续运转72h外,还应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算完成热水联动工作?
15在热水一空气联动时有哪些因素会造成一、二段超压?如何处理?
16 热水联动时,合成塔上下温度逐渐升到100℃时,还需继续做什么工作?各步骤的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17 气水联动时,为何使合成塔不继续升温到150℃?
18 如何用蒸汽把合成塔继续升温到150℃?
19 合成塔在升温升压过程中,如遇到泄漏,应如何处理?循环段泄漏又当如何处理?
20 合成塔升温结束(包含以后每次开车升温),应做哪些善后?
21 热水联动后,循环系统应做哪些善后工作?
22 热水联动后,各运转设备应做哪些善后工作?
23 合成塔用蒸汽升温的方法和步骤?
24如何做蒸发工序的气水联动?气水联动前的准备工作?
25 如何做好蒸发的气密性试验?泄漏率多少,才能认为气密性试验合格?
26 蒸发气水联动时,真空度不达标有哪些因素?
27 蒸发岗位气水联动后,应做哪些善后工作?
28 蒸发岗位的保温工作在什么阶段才能开始?
29 蒸发造粒岗位如何试好夹套保温蒸汽的畅通程度?
30 引高压蒸汽至界区及进系统时操作注意事项?
31 引进循环水时操作注意事项?
32 引进脱盐水时操作注意事项?
33 引氨之前为什么一段系统先要充压、充液?
34 引进液氨时操作注意事项?
35 一段系统充压工作如何操作?应注意什么?
36如何做氨升压?如何避免升压过程中塔顶超温(大于190℃)
37 试说明投料入合成塔顺序,为什么?停车顺序呢?为何?
38 试说明合成塔短停后开车的投料顺序,为什么?
39合成塔出料时工艺指标有何迹象?其他工序如何操作配合合成塔出料?
40合成塔检漏蒸汽何时通入检漏槽?如何检查各点是否畅通?在什么时候检漏蒸汽必须关闭?
41短停后为什么合成塔各点、一段系统各点要进水冲洗?冲洗点及顺序?二段系统用什么泵冲洗?冲洗时注意事项?
42尿素装置化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章 CO2压缩机
1 五段式CO2压缩机由CO2特性引起的危险段在哪里?操作中如何避免CO2液化?
2 CO2压缩机三、四段超压的缘由?
3 入口CO2气体温度高时,对CO2压缩机打气量有何影响?
4 压缩机为什么各段都要进行排油水的操作?如何操作?
5压缩岗位与尿素工艺有关的操作和控制项目有哪些?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6 CO2压缩机带有脱硫槽流程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7 压缩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及启动后的操作?
8 如何调节压缩机的打气量?
9 压缩机余隙容积的作用及影响?
10 压缩机四、五段之间设置平衡段的作用?
11 压缩机机身和气缸润滑系统的润滑原理和作用?
12 CO2压缩机有哪些联锁和讯号?
13 压缩岗位向合成塔投料时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14 如何查找压缩机排气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因素?
15 压缩机某段出口超压的原因和处理?
16 压缩机某段出口压力低的原因?
17 某段进气温度异常高的原因?
18 某段排气温度异常高的原因?
19 机身发出异响的原因和处理?
20 气缸发出异常声音的原因?
21 气缸发热的原因?(341)
22 油压、油温不正常的原因?
23 CO2纯度过低和加防腐空气过多时,对压缩机操作有何影响?
24 停冷却水时,压缩机如何操作?
25突然停电时,压缩机如何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6 为什么压缩机会发生液击现象?
27压缩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8压缩机本身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第三章 泵房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 离心泵的效率是指什么?影响效率的因素?
3 输送介质的物理性质对离心泵运行性能的影响?
4 何谓泵的汽蚀和汽蚀余量?操作离心泵时如何避免发生汽蚀
5 何谓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如何用特性曲线来调节泵的打液量
6 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要先开入口阀和关闭出口阀?
7 离心泵调节流量时,用出口阀还是入口阀?为什么?
8 离心泵打不上液,原因有哪些?
9 运行中如何维护离心泵?
10 尿素装置柱塞泵的安装特点?
11 柱塞泵的理论打液量和容积效率?
12 柱塞泵试车操作注意问题?
13 启动柱塞泵前的操作要点?
14启动一甲泵前除注意一般柱塞泵启动操作要点外,还有什么
15 启动氨泵时操作需注意什么?
16 如何防止柱塞泵的泵前汽蚀现象发生?
17 柱塞泵跳车的原因有哪些?跳车时如何操作?
18 柱塞泵启动后打不上压的原因?如何判断和消除?
19 启动氨泵的操作步骤?及送氨入塔的操作注意事项?
20 氨泵如何倒泵?
21 一甲泵如何倒泵?
22 一甲泵气缚原因及处理?
23 二甲泵和氨水泵在装置中的作用,在工艺流程中输送什么溶液?从何处来,送何处去?
24 氨泵、一甲泵、二甲泵、氨水泵吨尿所需的输液量?如小时产量20t,各泵打液量多少?开一台泵够不够?
25 泵房如何配合合成塔试压操作?
26 泵房如何配合循环系统的试压操作?
27 泵房如何配合合成塔氨升压、氨循环操作
28 泵房如何配合停送CO2操作?
29 系统短停或长停时,泵房操作要点?
30 合成塔原始开车和短停后开车的送料顺序?
31 停合成塔时泵房的操作步骤?
32 液氨系统停车时,为什么不能切死两头?泵房在什么情况下会碰到此问题?应如何操作?
33 柱塞泵填料泄漏时,如何处理?
34 柱塞泵压盖密封泄漏时,如何处理?
35 泵房各液位槽的液位如何维持?为什么?
36 泵房如何合理地使用工艺水,以免含氨和尿素的工艺水不合理排放,增加氨的损耗?
37 氨泵缸体的冲刷腐蚀原因?
38 一甲泵缸体为什么会开裂?
39 交出氨泵或一甲泵检修时,如何清洗泵体,不致卸开泵体时有氨或一甲液喷出伤人?
第四章 合成塔
1 试说明合成塔CO2投料前,合成塔预热和氨升压两项准备工作的意义?
2 合成塔操作压力确定的依据?
3 合成塔操作温度选择的依据?
4 合成塔投料操作的注意事项
5 合成塔压力是否取决于P204阀的开关程度?
6 合成塔内筛板的作用?
7 转化率和使用高效塔板的关系?
8 转化率与使用等温型合成塔内件的关系?
9 为什么说控制入塔物料比是操作合成塔的第一要素,是稳定合成塔工况的前提条件?
10 如何判断NH3/CO2和H2O/CO2是合适的?
11 如何选择合适的NH3/CO2?为什么?
12 H2O/CO2升高,会发生什么变化?
13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NH3/CO2过高或NH3/CO2过低的工况?如何判断及处理?
14 DCS系统最优化调节的软件系统如何自调入塔NH3/CO2和H2O/CO2?
15 如何提高合成塔的转化率?
16 合成塔操作时为何要控制塔顶的压力在20.0MPa?
17 合成塔转化率下降可由什么指标及时判断出来?
18 如何控制好合成塔安全生产?
19 如何维持合成塔在最低腐蚀率?
20 合成塔的使用期限为何规定为20年?
21 如何操作使P204(P4)阀不易损坏?
22 P4阀的安全操作开度为多少?
23 P4压力调节阀及一段压力调节阀的阀型?为何这样选择?
24 合成塔突然超压时如何操作?
25 合成塔短停时如何操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26 合成塔长停需排料时,为何以8.0MPa为界(即未达到8.0MPa时按正常排放至一段系统,而达到时向二段排放)
27 氨升压过程中合成塔顶盖或塔底三物料管线泄漏如何处理
28 合成塔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泄漏如何处理?
29 检漏蒸汽中发现漏氨时,如何处理?
30 当H2O/CO2高,影响转化率时,如何调节合成塔操作?
31合成塔出料管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第五章 一段循环系统
1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采用三段分解、三段吸收的内容和原因
2为何要用预分离器?如何使预分离器内压力尽量接近设计值?
3 预蒸馏流程的优点有哪些?
4 预蒸馏塔的工艺操作指标是?如何判断预蒸馏工艺正常?
5 为什么预蒸馏工艺比预分离工艺节汽?
6 预分离—预蒸馏工艺流程的优势是什么?
7预分离和预蒸馏工艺水平衡的不同点?操作上如何发挥预蒸馏工艺的优势?
8 一分加底部为什么要通入二次空气?开车时什么时候通入为好?入口应该在什么位置?
9 预蒸馏段使用规整填料,为什么会发生腐蚀?在一定生产负荷下,如何操作才不会发生腐蚀?
10 一、二分加热器温度自控,为什么不用尿液本身温度,而用汽压作为控制参数?
11 一分加内蒸汽侧汽压很高,而一分温度又下降,是什么原因?应如何操作使一分温度上升?
12 如何简单判断一段分解工况正常与否?
13 一分后溶液温度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4 一分液位波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5 一分气相带液的原因?
16 一分系统加量过多时,会发生哪些不正常工况?应如何处理,以尽量满足生产要求?
17 预蒸馏塔蒸馏段溶液至一分加底部的物料管发生腐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8一吸塔加回流氨的作用?为何底回流只使用回流氨总量的10%
19 一吸外冷却器的作用?
20 一吸外冷却器未操作好的表征和原因?
21 一吸塔原始开车到正常投入运行的主要操作步骤?
22 如何正确地调节使一吸塔工况很快稳定下来?
23 一吸塔的热平衡措施有几个?从现在发展的工艺看,其中哪一个是最关键的?
24 一吸塔气相CO2超标的可能因素(内因和外因)?
25 一吸塔底部温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温度高时如何调节?
26 一吸塔顶部2点温度主要取决何因素,温度高时如何调节?
27 一吸塔底部温度低时,对整个操作有何影响?如何判断和调节
28 一吸塔3点温度高的原因,操作上如何调节?
29 一吸塔各点温度都有微量波动是何原因?如何调节?
30 一吸塔液位不稳定的因素和调节原则是什么?
31 中压系统超压的原因?
32 一吸塔超压严重时如何处理?
33 一段压力下降受什么因素制约?
34 一段系统物料向外泄漏时如何处理?
35 一吸塔氨水加不进去如何处理?
36 回流氨加不进去如何处理?
37 一段压力调节阀开度(30%以下)增大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38 氨冷凝器(碳钢制)为什么会腐蚀?
39 氨冷凝器冷凝效率低,如何检查出氨冷凝器水位不够充满?
40 一段尾气爆炸的原因?如何调节,缩小爆炸区域或免于爆炸
41 一段尾气系统的防爆措施在装置中已经有设计的或改进后的设计有哪几项?
42 系统长停时,氨冷凝器的循环水什么时候才能停用?
43 在冬季,如循环水温度低,能减少循环水用量吗(一般调度通知要停一台水泵)?
44 惰洗器中有防爆板装置,当防爆板自破后,设备、管路外有什么表征?
45 维持一段水平衡,其操作控制有哪些?
46 一段分解率达不到指标,如何能体现?如何调节至正常?
第六章 二段循环系统
1 二段分解气温度与气相含水量的关系?
2 二段系统操作,维持系统水平衡的控制点有哪几个?
3二分后尿液浓度高或低的原因?预蒸馏工艺中如何维持二分后尿液浓度在66.9%?此浓度值有什么含义?
4 如何制定二段的操作压力和温度?
5 二分后尿液能顺利进入闪蒸槽内,需保持哪些指标?
6 二分后尿液温度下降的原因?如何判断和调节?
7 二分气相带液的原因及其危害?
8 二分液位波动由什么因素造成?
9 一冷液位波动的原因?
10如循环水运行工况正常,二甲液出现温度高的原因?
11在预蒸馏工艺中,降低二甲液中CO2含量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调节使CO2在14%~15%?
12 如何避免一、二冷加水调节不稳定?为什么会发生此种工况
13 小尿素装置中,一冷、二冷气相为什么容易带液?如何避免二冷氨水中CO2含量超标?
14 二段压力控制(控制点在二冷后的气相管上)在多少合适
15 在何时一段需往二段补压?一段出气应接在什么位置较好?
16 小尿装置中,氨水中CO2超标的因素有哪几项?如何解决
17 二段突然超压的因素有哪些?
18 二段分解率如达不到指标,在何处能体现出来?如何调节?
19 二循一冷不加水,还需经常排放(液位高)是何原因?
第七章 尾吸和解吸系统(无深度水解装置)
1 尾气吸收塔在水溶液全循环工艺装置中的作用?
2 尾吸塔放空管直接放空有何危害?
3 尾吸塔超压和尾吸放空气相带液是什么原因造成?
4 尾吸塔外壁结霜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5 解吸塔的作用和解吸原理?
6 解吸塔工艺指标的确定?
7 解吸塔内部结构及各自的功能?
8 解吸液沸点与碳铵液浓度的关系?
9 解吸塔气相含水量与何操作因素有关?如何维持二段水平衡
10 碳铵液浓度过高时对解吸塔操作有何危害?
11 碳铵液浓度低时对系统水平衡有什么影响?
12 解吸塔在开车、停车时如何操作?
13解吸冷凝系统设备布置位差需多少?回流液液封高度需多少
14 解吸塔加不上量的可能原因?
第八章 蒸发和造粒
1为何二分后尿液先经过闪蒸槽?闪蒸槽的作用是什么?
2 预分离工艺和预蒸馏工艺闪蒸前后尿液浓度及工艺指标是?
3 如何确保二分至闪蒸,闪蒸至蒸发一、二段尿液能顺利流动?
4 试说明蒸汽喷射器的工作原理?
5 造粒用熔融尿素为什么要经过二段蒸发?
6 抽一、二段真空的操作要领和操作步骤是什么?
7 蒸发岗位的开车准备工作有哪些?
8 蒸发岗位的停车操作步骤?
9 尿液进入蒸发系统,如一段突然抽真空度较高(大于二段真空),会发生什么后果?
10 二段真空度如不达标,由哪些因素造成?
11 二段温度提不起来,有什么原因?
12 二表冷用氨冷操作的注意事项?
13蒸发岗位要使缩二脲指标达一级品标准,如何操作?
14 成品含水量高的因素?
15 蒸发岗位工艺指标?
16 海拔较高地区,如云、贵等地,大气压较低,对二段真空度和产品质量有何影响?
17 如何操作使第一批产品就是合格品?
18 维持一段至二段U形管不结晶堵塞,如何操作?
19 如何操作可提高熔融泵的打液量?
20 试用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说明熔融泵加减量的操作?
21 国产尿素熔融泵是否有自调液位的性能?自调液位的原理?
22 熔融泵开车、停车时如何避免泵体发生结晶?
23 熔融泵短停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24 熔融泵送造粒主线前的准备工作?如何送造粒?
25 开车时二段分离器不下液的原因?
26 增产时,U形管放大过多会有什么后果?
27 一、二段分离器后下液管各有什么特点?
28 熔融泵入口管路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汽蚀腐蚀?
29 尿素颗粒空心,成品中粉尘多的原因?
30 如何保证出塔颗粒不超温,造粒过程中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1 缩二脲含量高时,熔融泵和造粒系统会发生什么?
32 同样生产负荷和喷头转数下,冬季和夏季成品粒径有何不同
33 如何防止尿素在包装袋内结块?
第4卷 经典论文选编
小尿素装置在技术改造中的误区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二段循环工艺指标的确定及其不正常工况的剖析
高效回收热能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新工艺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蒸发造粒系统技改综述
用水溶液全循环法节能新工艺改造青岛天柱化肥分公司现有尿素装置的技术方案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在中国的发展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增产节能的途径
对尿塔制造新规定的讨论和尿塔爆炸初探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技改应注意的问题
尿塔安全生产讨论
预分离-预蒸馏流程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一、二段工艺指标的调整
预蒸馏工艺装置中增设预分离器后能节汽的原因分析
增产后预蒸馏塔几例腐蚀现象分析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增产节能改造体会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降低氨耗的措施
尿素装置技改中如何发挥预分离器的作用
浅析尿素装置一吸外冷器的操作与控制
再谈尿素合成塔爆炸原因
预蒸馏塔各种腐蚀原因剖析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各种增产节能技术评价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纪念中
深度水解技术对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系统水平衡影响探讨
中国尿素工业诞辰50周年
Q-1100中国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蒸发系统采用氨汽提法尿液浓缩工艺热量平衡的探讨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的再认识——记Q-1100节能工艺的诞生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中几个不被重视的工艺设备问题
冀州银海二尿装置吨尿汽耗900kg剖析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的优化操作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中一吸塔的稳定操作
冀州银海公司二尿装置降低汽耗潜力探讨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在我国45年的发展历程——并记Q-1100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
提高尿塔转化率的技术发展趋势
中尿装置增产节能技改使用Q-1100工艺概况